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柯学验尸官 > 第365章 数学破案

第365章 数学破案

作者:河流之汪 返回目录

未成年人,听到这个答案,降谷零和风见裕也都沉默了。


这的确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如果凶手是未成年人,即使把他抓到了,也没法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而林新一比他们更加为之头疼:


因为他已经知道,现在曰本法律对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比他认知中的14岁刑责年限还要再大2岁——


是的,曰本在2000年以前:


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无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直到1997年的“神户儿童连续杀害事件”激起了强烈社会反响,曰本国会才在2000年,将将犯罪刑责的最低适用年龄从16岁降至14岁。


而“神户儿童连续杀害事件”中,专挑小学生下手,用分尸、毁尸等极其残忍血腥手段,连续杀害2人、重伤3人的凶手“少年A”。


因为其作案时仅有14岁,所以被捕后在少年感化院住了7年不到,就被放出来了。


2015年,早已重返社会的凶手“少年A”还根据自身经历写了本自传,据说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


面对未成年人作案,林新一感受到的只有无力:


“16岁的刑责年限...”


“如果我的推测成立,那凶手的生理年龄,是绝对会小于16岁的。”


“也就是说,我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他送进少年感化院,帮助他‘改过自新’,日后重返社会。”


林新一不知道曰本的少年感化院改造效果到底如何。


但是想一想,凶手“少年A”长大之后还有脸出版自传吃人血馒头....这思想改造的效果,就很值得怀疑了。


“林管理官...”


风见裕也抱着一丝希望,自欺欺人地问道:


“凶手真的会是未成年人么?”


“会不会是您猜错了?”


“我也希望我是错的...但目前来看,凶手的确大概率是个未成年人。”


林新一语气艰难地回答道:


“首先,凶手在草坪上留下的脚印鞋号较小,这说明其身份大概率为身材娇小的女性,或未成年人。”


“其次,凶手在偷袭中连续两次用金属锤命中死者,却只是给死者造成了轻伤,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他力气不大,是个体力较弱的女性,或是没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


“第三,凶手在屋内亮灯的情况下仍旧选择闯入偷袭,说明他胆量极大、做事冲动、不顾后果,这同样符合未成年凶手的心理特征。”


“最后,创道走向证明凶手杀人的动作是‘向下扎刺’,而凶手在用刀扎刺死者的时候,命中的位置是右上腹部。”


“而如果是身高正常的成年人,把刀高高举起,再向下扎刺...”


林新一试着在风见警官面前做了一个举刀过肩的动作。


以他比一般成年人还有高上不少的身高,用这种方式面对面朝着目标扎下去,刀刃命中的只会是脖颈和肩膀。


换成稍矮一些的成年人,也只会扎到胸膛。


“可凶手扎到的却是更下方的腹部。”


“这说明相比于死者山崎先生,凶手的身高要矮上不少。”


“山崎先生本人就不算太高,如果凶手还要更矮许多的话...那就只能是未成年人了。”


说到这里,林新一的脸色已然有些难看。


但他倒还是给自己留了一番希望:


“当然,因为搏斗中双方体位无法确定的原因,仅仅从伤口位置来判断凶手身高,其实是不严谨的。”


“所以,我还得到现场做更细致科学的调查。”


“如果幸运的话...或许能推翻我的想法。”


“这...”风见警官讷讷地愣了一会:“那要是调查出来,凶手真是未成年人呢?”


“.......”一阵沉默。


降谷零也将目光投向林新一,似乎是在期待着,这位名警官的回答。


“我们是警察,是执法者。”


林新一神色落寞地叹了口气:


“依法办事吧。”


...............................


鉴识课的人员装备很快被送到现场。


林新一换上发套、鞋套、口罩、防护服,小心翼翼地踏入现场。


而他还没有深入案发的客厅区域,就在玄关的位置停下,指着那扇洞开的别墅防盗门问道:


“这别墅的门,是谁打开的?”


“不知道。”风见警官摇了摇头:“这门本来就是开的。”


“凌晨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现场就是这个样子。”


“这...”林新一眉头微蹙。


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稍微打量了一下那扇完好无损的防盗门,就提着一只大大的勘察箱,进入到别墅内部。


再然后,他也不忙着去仔细勘察现场,而是径直走进了那血迹斑斑的厨房。


这是死者被扎中那致命一刀的地方。


降谷零和风见裕也好奇地跟了上来,他们都想见见这位林管理官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法宝。


然后...


只见林新一拿出了尺子,铅笔,橡皮,演算纸,还有计算器。


“这...”见多识广的降谷先生都看不懂了:“林先生,你...这是要做数学题?”


“就是要做数学题。”


林新一认真地点了点头。


他指着死者尸体位置旁边,那墙壁上的一片喷溅状血迹说道:


“这是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所形成的喷溅状血迹,喷溅状血迹往往提示第一现场,即加害的起始位置。”


“找到喷溅状血迹,大概就能找到死者中刀那一瞬间的位置。”


“而尸检报告里提到,死者创口内部有明显的移动性创道,创口表面的皮肤也有向上方一侧大幅拉扯的特征。”


“所以大致可以判断,凶手在拔刀的那一瞬间,死者的身体还是在向下‘运动’的。”


“也就是说,凶手在一刀刺入死者体内之后,随即就把刀抽出来了。”


“而死者体内的血液,也就在这时候大量喷溅出来。”


“所以我们只要能确认血液喷溅点的‘高度’,就能间接确认死者中刀时的体位,从而判断出凶手的大致身高。”


“额....”降谷和风见听得二脸茫然:


“血液喷溅点的高度...这怎么确认?”


“靠做数学题。”


林新一一边说着,一边拿着尺子,小心测量起了那些喷溅状血滴的长度和宽度:


“血滴接触客体形成痕迹,如果客体表面光滑、平整,血痕的形态要么呈圆形,要么呈椭圆形。”


“也就是说,滴状血痕的总体形状是椭圆形。”


“椭圆形的其中一侧形态光滑,被称之为‘头部’。”


“另一侧会形成类似小尾巴状的痕迹,被称之为‘尾部’。”


“根据滴状血痕的形态,可以判断血滴接触客体时的角度。”


“椭圆形的长边与宽边距离相差越大,则说明血滴接触客体的角度越小。”


“哦...”降谷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我懂了。”


风见:“???”


你懂了什么啊?


我怎么不懂?


他仍是一脸茫然。


降谷零却是轻轻笑了一笑:


“林先生的意思是,先测量椭圆形的短轴和长轴的比值,然后根据正弦函数确定比值对应的入射角度。”


“其实只是初中数学而已。”


“风见,你如果还记得狙击课上教的弹道计算方法,就能很容易理解这些知识了。”


“你还会使狙击枪?”


林新一好奇地插了句话。


“这是我们公安的训练课程。”降谷零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那好。”


林新一很不客气地往他手里递去了纸和笔,还有计算器:


“我来量,你来算,加快工作速度。”


连狙击弹道都会算的特工,总不至于连计算器都会摁错。


所以他放心地把算数的工作交给了降谷零,还顺口嘱咐道:


“千万不要算错了。”


“每一个血滴的测量和计算都必须准确,不然最终的误差会相当可怕。”


说着,林新一继续埋头工作。


这项工作十分繁琐:


他得先选中一片血迹集中区域,再把集中区域中每一个血滴的长宽测量出来,入射角计算出来。


根据椭圆形血滴的“头尾”确认方向,再根据血迹的方向性和入射角,采用“拉线法”定位。


即将线的一段固定在血迹的末端,固定点位于血迹长轴上背向血迹尾部的端点。


再将线沿着计算出的方向和角度反向延长。


最终,平面上方几个血迹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出血点的位置。


这番工作非常细致繁琐,容易出现误差不说,把多条线拉起来的操作也极其复杂。


其操作难度之大,恐怕连这个世界里,那些吃了“线线果实”的奇葩凶手,都得甘拜下风。


如果是在未来,完全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法”,来代替这种繁琐的“拉线法”——


只需要把现场血迹拿数码相机一拍,再把照片放进血迹分析程度里,就能很快得出结果。


但现在这年代,手机还是诺基亚,林新一能用的也只有这种办法。


只有用最大的细心和劳累,才能相对精确地,把那个出血点的位置找出来。


林新一就这样埋头忙碌着。


他小心地蹲在那片血迹前,用心地测量、计算、拉线,即使额头缀满汗水,也没有停下工作。


终于,结果出来了。


“计算得出出血点的高度,联系上入刀角度、死者身高,判断出凶手的身高...”


林新一为这结果感到无奈:


“可能连1米5都不到。”


“恐怕,这家伙只是一个国中生。”


“这...国中生?”


如果是国中生,那就铁定是小于16岁了。


风见裕也还是想逃避这个答案:


“林先生,凶手会不会是...先天发育不良?”


“你说是侏儒么?”


“那倒不是没有可能。”


林新一深深一叹,语气更加复杂:


“但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并且知道自己身材矮小、力气不大。”


“你敢拿着把锤子闯进别人家里,袭击一个身强体壮的成年男性么?”


风见警官没话说了:


的确,凶手不仅是个子矮,性子还飘。


更可怕的是...


“凶手有这种底气,除了是年轻易冲动,还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


“他知道自己就算是拿着武器入室杀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


“别人都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