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回流1999 > 第23章 话题终结者

第23章 话题终结者

作者:轻歌狂笑 返回目录

临走前去大学报到前,齐鸣骑着自行车绕着七中和家属院附近转了好几天


。没什么高楼,也没太多的璀璨霓虹,大多数的房屋又低又矮,国有企业和单位的办公楼也不高,整体灰白色,又丑又土,属于那种转一圈就看的够够的那种土气。


可齐鸣就是这么转了一圈又一圈,恨不得把每条路每块砖记在脑海里面一样。


除了骑个自行车瞎晃悠之外,齐鸣还去了一趟图书馆,挑选了本《艺术风格史》和《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这两本与齐鸣专业十分对口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当年七月份出版的《怀斯曼生存手册》,这本被后世户外生存狂们奉为经典的书籍,里面讲述了各种野外生存自救的知识,属于居家旅行,远行涉野必备的生存书籍。


其实齐鸣挑选书籍没什么太多的针对性,选择的书基本上都是当年的畅销书,以及后世没看过的一些文学经典。


比如还有方文锦老早就推荐给自己的,99年人社翻译最经典《红与黑》。方文锦是个翻译达人,她推荐的自然没错,又有人社最为出版保障,买了肯定能滋养灵魂。


除此之外齐鸣还去了一趟旧书市场,淘换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书。直到把自己的行李箱塞满了才作罢。


8月30日这天方文锦最先出发,她父亲送她一道前去沪上报到,而与方文锦一路的还有刘旭强和他父亲,四人共乘一趟火车,漫漫路途也算有个伴。


赵泽明本来也想跟着一起,但他那同样烧包的老爹一早便给他订好了飞机票。显然赵老板心疼自己儿子,当然平日里茅台五粮液,鲍参翅肚喂的白白胖胖的赵老板,自己本身也不太愿意在火车上晃十几个小时。


比起另外三个人大包小包跟搬家一样,齐鸣的行李就少得可怜了。


衣服没带太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各备了一件,但饶是如此,也快便要把行李箱给撑满了。另外还有一个小箱子,里面装的基本上都是从旧书市场和图书馆淘换来的书了。


临走那天齐大勋和戴燕萍亲自把齐鸣给送到了火车站,戴燕萍属于心思细腻的女人,送上车之前嘱咐了一路,还给齐鸣的电话本里面写了一连串的电话。基本上都是她的那些沪上七大姑八大姨的拐弯亲戚。


甭管多大岁数,终归都是父母眼里长不大的孩子,叮咛嘱咐了一路,真到要上车的时候戴燕萍还是万千不舍得,毕竟这是齐鸣第一次出远门。


“一路上十几个小时,别光吃泡面,餐车里面的饭肯定比不上自家做的,但好歹有肉有菜,贵就贵点,出门在外千万别不舍得花钱。”戴燕萍一边替齐鸣整理了一下领口,不舍得说道。


齐鸣笑着嗯了一声:“你就把心放肚子里,你儿子你还不知道,亏什么也不会亏了自己的嘴。”


“跟同学好好相处,一个宿舍天南海北哪的人都有,凡事留个心眼总归是没错的。”戴燕萍继续叮嘱道。


齐大勋看了一眼手表,对戴燕萍说道:“行了,你别啰嗦了。你儿子从小到大啥时候让你操过心,时间差不多了,该上车了。”


那个时候可没有高铁,绿皮火车还能买送站票。戴燕萍本来想着买两张送站票,但被齐鸣给拒绝了,在车站外面拥抱了一下自己的老妈,又嘱咐老爹平日里不要和肖云海走太近,那五迷三道的酒腻子满嘴跑火车,恨不得把“不靠谱”三个字给刻在脑门上。


其实齐鸣知道,自己说的这番话,父亲齐大勋多半是听不进去的。


毕竟原生家庭的父母,不看到自己孩子成家立业,永远都听不进去儿女的只言片语的建议。


可肖云海终归是埋在齐家门口的定时炸弹,今天不爆早晚爆,齐鸣心里虽然担忧,可也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劝,也是劝不住父亲齐大勋的。


看来齐家未来的那场动荡,还得是等着自己羽翼渐丰后才能去平息。


在车站外面告别了父母,齐鸣便独自一个人拖着两个拉杆箱上了车。正值学生返校的夏季高峰,拥挤的车厢寻了半天,这才一小步一小步的蹭到自己的卧铺。


把行李放好之后,列车也就开动了起来。


绿皮车呜呜呜的驶出城市,近郊原野很快引入眼帘。城市的万家烟火,被风声逐渐甩在了车尾。


车厢很嘈杂,多半都是奔赴华东上学的学子,也有一些公干出差的以及一些旅行团。


坐在靠窗的小桌凳上,齐鸣剥了个齐大勋上车前买的橘子吃着。


一上车之后车厢里的味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脚臭和汗臭杂糅着热水冲烫的泡面。


说来也是奇怪,上车之前也没人泡面,就得等上了车之后,在车厢里就着脚臭汗臭味吃泡面,什么毛病。


嘈杂的车厢里面偶尔会传来几声孩童嬉闹的声音,环境那叫一个嘈杂,估摸着也就比菜市场好一点。


习惯了后世高铁四个小时直达,一想到要将近十九个小时才能到沪上,齐鸣有些后悔,应该买张飞机票的,毕竟现在也不差那点钱。


1997年全国才第一次铁路提速,那时候的绿皮得在陇海铁路上哼哧哼哧的跑几个钟头,等转到京沪铁路哼哧哼哧再跑几个钟头,从中州到沪上一千多公里的铁路,时速五十多公里,跑下来少说十九个小时才能到沪上。


剥了几个橘子后,齐鸣又从随身的背包里面,拿出来杨墨送给自己的索尼CD随身听,又翻出来一本从旧书摊上淘换来的《建筑是首哲理诗》,边听着音乐边看。


齐鸣没好意思占用下铺的空间,就爬到了自己在中间的铺位。他不太习惯用铁路上准备的被褥,总觉得洗不净有一股头油味,便用贴身书包当枕头。


这趟车一多半是去华东上学的学生,六个铺位还没满员。


最上铺的俩年轻一口西北口音,一看就知道也是大学生,而且好像也是去沪上的。


齐鸣对面中铺和下铺的一间是空的,还没上人。


正下铺是一个中年男人,上了车之后就把鞋给脱了,躺在下铺开始嗑瓜子。他没什么行李,就一个人简单的公文包,里面跟百宝箱似的,一会不是掏出来花生瓜子,就是火腿肠。


列车到汴梁市的时候,上来了一对父女。


一看也是去大学头次报到的,女孩一上车就引起了上下铺位里面五个男人的目光,女孩真长得的确还算漂亮,但在齐鸣看来跟方文锦比差远了。


女孩有一个漂亮且柔顺的清爽马尾,直直的垂在身后,凸显了她那白皙的天鹅颈,整个人看上去是那种不施粉黛的清爽干净。


白色的无袖连衣裙一尘不染的白色,一看就是新买的。再配上一双在当时颇显时髦的匡威帆布鞋。


“你睡下铺,我去上面。”女孩的父亲一边把行李放好,看了一眼同为下铺的那个中年男人对自己的女儿说道。


那女孩儿自始至终都带着耳机,也不知道听没听的进去,上了车之后便坐在下铺靠窗的位置,没理会自己的父亲。


一趟车就这么晃晃悠悠的开了俩小时,在离开豫省地界的时候,太阳已渐渐西垂。


此时齐鸣上下铺的人,就已经基本上都互相认识了,这也就是没智能手机的年代才能有的事儿。


上铺那俩西北小年轻一点也不拘谨,自打白衣服女孩儿一出现,俩人就从上铺跳下来了。坐在窗口的桌凳前,先是接竹竿,等气氛上来之后,便拉着女孩儿的父亲一起斗地主。


一边打牌一边还充当向导,给女孩的父亲介绍着沪上这座城市。


聊的没什么主题大方向,就是想到哪便说到哪。尽可能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彰显出见多识广的派头。


齐鸣自始至终没打算融入下铺的那个牌局,当然那俩大学生,压根也没打算让齐鸣加入进来。


倒是小女孩儿的父亲看着一直躺在中铺,捧着一本冷门的艺术学书看的齐鸣有些好奇,便多嘴问了一句:“小伙子你也是去念书的吧,哪所学校,该念大几了?”


齐鸣摘下耳机躺在憋屈的中铺,礼貌的回答道:“在沪上工程技术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今年刚大一,。”


俩大学生对视了一眼,其中身材略高的小声嘟囔了一句:“一本的学校,二本专业啊。”


另外一个个头稍矮,一脸疙瘩豆的大学生接着说道:“哦?那你们学校离我俩的学校挺近的。”


“哦,是嘛,那挺巧的。”齐鸣说完便又带回了耳机,继续淡定的看着手里的书。


话题就此终结,气氛也就这么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