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金鹰旗下的国度 > 序章

序章

作者:灰鬃爵士 返回目录

公元950年,在43年前,那个遥远的、存在祖辈甚至父辈心中的帝国,那个传说中的大唐,灭亡了。


在39年前,张氏建立的金山国这个历史书中写着为大唐河西节度使的政权被西州和甘州两地联合的回鹘人入侵,虽然张氏两代人率领当地人民艰苦抵抗,但就瓜沙二州这点实力最终无力地方城破国亡,这场还没结束的战争让归义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死伤惨重。看到结局已定的张承奉为了保全河西的百姓不遭到屠杀,决定不再抵抗,率领百姓投降了回鹘人,但没有头投降甘州回鹘,而是转为投降高昌回鹘(西州回鹘)。


而西州回鹘为了得到进入河西,一统河西的机会。狂喜的接受了张承奉的臣服,为了约束张氏在瓜沙二州,甚至说为了剥夺张氏在河西的威望和权利,明升暗降的册封张承奉为汉部的叶护或汉部汗王,并要求其迁往原唐北庭都护地区作为汉部的驻地。剥夺了张氏对瓜州、沙州的统治后,也直接让两个回鹘政权连接在一起,滋生了矛盾,最后大打出手,为的就是抢夺富裕的瓜沙统治权。而河西的汉人、高度汉化的粟特百姓,日子又回到了当年吐蕃统治的时代……,回到正题,迁徙到庭州的汉人与回鹘、葛罗禄等诸多突厥语族人开始了共同游牧的生活。


张承奉到在北庭组织众多汉人百姓开始和当地的游牧部族共同以游牧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虽然很辛苦但大家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同时也开垦一些土地进行耕种,庭州拥有丰美的草原但也有漫长的冬季,贫苦的汉部挣扎着在回鹘人之下生存着,日子艰苦,但也有希望,汉人依靠放牧和耕种土地获得食物和马匹,众多回鹘治下的河西、高昌及西域的汉人也迁徙到张氏领地内,日子逐渐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但好景不长,上一代回鹘可汗去世后,张氏参与了几位汗位继承人之间的争斗,因站错了队,又因为汉部顽固的坚守汉人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与高昌的回鹘文化格格不入,以及河西不断出现众多蕃汉动乱、许多不满回鹘人统治的河西百姓迁徙了到北庭汉部,相对的也壮大了张氏的实力,新可汗认识到汉部的威胁,决定消灭北庭的汉部。


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汉部逐渐壮大起来,并吸引着整个西域众多的汉人,汉部以汉人和汉化的粟特人为主体,众多说突厥语的回鹘人、葛罗禄人、黠嘎斯人部落加入汉部的领地,整个汉部拥有六万多户左右的百姓,这里的汉人多来自西域,多为唐朝迁徙过来的定居的百姓,也有从河西听到商队介绍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虽说汉人已经学会和适应游牧生活和草原上的生存方式,但毕竟时间太短,张氏的家臣们主张西迁,多年游牧的生活,知道了西方拥有庞大的草原。为躲避回鹘人的兵锋,张承奉思前考后决定先避开回鹘人的大军,然后看情况能打就趁此机会报复一下这些该死的背信弃义的蛮子。


还没准备行动就遭到了当地回鹘部族的背叛,因为汉人的到来挤压了回鹘人的牧场,也因为汉人的勤奋好学,逐渐的从一个游牧新手学会了熟练的游牧生活逐渐富裕了起来,嫉妒、贪婪,渴望得到汉部财富的回鹘人又是整个西州、庭州的主要势力,所以其肯定不甘心的。就此汉部陷入了内乱,在成功镇压消灭了回鹘部族的叛乱后,面临即将从高昌到来的回鹘大军,张承奉无奈只能带领汉部向西迁徙,失落的汉部百姓军将们只能把物资和帐篷装上马车,骑马驱赶着牲畜,选择离开了这个这里。穿过七河草原,进入基马克人的国度。


为了保护本就人口不多的汉部,张承奉创建了千户制度,把汉部所有人,打破所有旧的社会组织,把所有部族部落混编,编制为以户为最小的单位兵民一体的千户,一千户百姓为一个千户,平时生产,战时为军,千户的管理者由张承奉任命军官管理军事,官吏管理生产和行政,张承奉直辖所有千户,组成了游牧的相对集权的统治。千户人口除了来源于汉部外,还有众多在战争中被夺获的为被征服、臣服的部族部落、战俘,这些都被张承奉整编为千户,全汉部百姓都被纳入千户之内,户口登记入册;凡年满15岁至70岁男子都要服兵役,并随时根据整个汉部命令,自备马匹、兵仗、粮草,由千户、百户长带领加入军队出征,所有男性上马则准备战斗,下马就休养生息、耕种放牧,既是农牧民,又是战士。


就这样,躲避了高昌回鹘人的大军之后,汉部以游牧的方式不断的向西迁徙,路途上吸引了众多因各种斗争失败的大草原上的游牧人、游牧部族加入,也因为迁徙过程中与当地的势力发生冲突爆发战争,如联合乌古斯人进攻基马克人(生活在今哈萨克草原上),双方大获全胜,乌古斯人获得了向东扩张的果实,而汉部获得了,众多可用的奴隶、女人和牲畜。之后又不断的与钦察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势力联合与战争,以此削弱敌人和壮大汉部,并经常联合草原势力入侵河中地区甚至深入呼罗珊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草原奇缺的女人、粮食和铁器。


经过多年的战争,汉部已经成为了里海附近和西突厥草原(钦察草原)地区的一大霸主,声名远扬。汉部的人口从北庭迁徙过来时的六万户到现在近十万户五十多万人口,汉人和汗国治下的草原各个部族也因多年的共同杂居生活和对外战斗逐渐走向了融合。因张氏的旗帜主体颜色为金色,张承奉被周边势力称为金汗可汗,多年的统治草原和众多的游牧人口,让汉部成了事实上的汗国,所以张承奉也乐意的接受了这个新的国家名字,金汗汗国就此出现,也名副其实。


但张承奉不甘心就如此,他明白草原上因各种各样的变化,每一个游牧部落民族,不会因今天的强盛繁荣,明天、未来也依旧如此繁荣强盛,昙花一现的游牧势力数不胜数,落后的生产方式无法支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增长的人口。因为没有人口,就没有实力,没有实力,所有现有的一切都可能烟消云散。但草原的游牧经济支撑不起一个庞大人口的国家。所以他依旧独断专行,在汗国一些不支持他的人眼里张承奉变得如此的独断专行,因为这些人已经懒惰了,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儿子们和汉人官员军官们后,获得肯定的支持,因为他们都明白,他们是汉人、是定居民族,拥有繁荣昌盛时代的经历,并以此为荣,以此为榜样,特别是那个梦幻般的大唐,依旧在他们的脑海中。现在轮到他们亲自作为一个国家的开创者,他们更不甘心于未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自己的名声烟消云散在历史中,以至无人所知。他们无所畏惧,走了那么长的路,回鹘人、基马克人、葛罗禄人、乌古斯人、波斯人等等,都不能阻止他们这群河西汉人残余寻找新的乐土建设新的家园。


获得了来自汉人贵族、官员和家人的支持后,张承奉清洗了汗国统治集团内部不服从的声音,再次发动了西征,穿过里海北部的草原击败了可萨人的大军,并悄然突袭了可萨人首都阿得尔(沙克尔),杀死了可萨大汗并俘获了众多可萨贵族、部族首领。众多可萨残余要么逃亡到到高加索南部、巴尔干、拜占庭帝国和伏尔加保加尔等地,要么对张承奉投降,可萨人的国家就此灭亡,破碎成一堆散沙。张承奉率军并携裹着众多俘虏、奴隶和可萨人的财富,驱赶着可萨人往西冲击西部第聂伯河周围的罗斯人,准备夺取基辅城。


与公元934年,已经54岁高龄的张承奉,这个河西汉人、这个唐朝遗民、这个被回鹘人灭国的白衣金汉国主,这个回鹘人治下的汉人残余分子,不远万里的从遥远的东方大唐,率领着族人一路无所畏惧的向西迁徙。这也是逃难,他心目中伟大的大唐,走向灭亡,他的家乡也在异族的侵袭下烟消云散,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军旅战争中度过。他没有家了,但他不想让先祖们为他得到的权利,在自己手中丢失。他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无根的漂浮,大半辈子中,总是回忆那因无力阻止家乡敦煌陷落于回鹘人,因无力收复富饶的河西等各种失败的种种原因,黑夜中独自无力的颤抖。张承奉跪在毛毯上,头紧紧的贴着地面,头顶朝向东方。身后是他的四个儿子和十七个孙子,“愿您们得以安息,我的先祖们,请保佑我张氏的强盛和繁荣,后辈必不负其荣。”


次日,千户们集结了军队,在张氏几位王公和众多将领率领下,随着“乌啦”一声,军队分两拨在可萨人和佩切捏格人以及一些哥特人、希腊人的指引下绕到北部,切断来自北部罗斯的援军,并在第聂伯河上游修建堤坝堵住河水,另一拨直接前往基辅,并开始坚壁清野,消灭驱赶城镇周边村庄里的斯拉夫人,准备围困城里的基辅的罗斯人伊戈尔大公,再打开上游的堤坝,准备用水淹了这种城镇,同时派出骑兵,四处侵袭掠夺和抓捕奴隶。又用投石车和燃油石弹对城镇攻击,最终金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拿下基辅,并继续消灭了许多的残余的罗斯势力。获得了大量被俘虏的斯拉夫奴隶、战俘,解决了这个插在大平原上的钉子~基辅罗斯人的主力。


从此以维京人为统治阶级的罗斯势力龟缩北方且四分五裂。等待他们的将是热爱掠夺的金汗狼骑,掠夺其物资、人口以发展金汗自己。同时张承奉的儿孙们,这些从小就跟随汉部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化很深的张氏王公,率领各自的万户,向北进入波德平原(中欧平原),击败当地分散的波兰人部落,如西里西亚、克拉科夫等地的波兰部落,也有的王公为了汗国日益增长的奴隶需求派出军队前往森林密布的北部地区。


张承奉这一路走来,从没有见过拥有如此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草场,是的,从没有见过,一路从东方走来,路上要么是沙漠,要么是一望无际的干草原,从没见过如此多的大河供养着这平坦辽阔又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和那感觉连接着天际的草场以及那参天大树组成的森林,他决定不再走了,他老了,是的,他等不起了,他渴望看到在这肥沃土地上遍布的牛羊马匹和耕种着粮食的田地。


当张承奉,这个金汗人心目中伟大的可汗决定留在大平原时,自此东部欧罗巴世界开始了一个汉人国家及其祂所带领的人民的历史,这个伟大的汉人西迁史,由张承奉拉开了序幕,又在其手中得以实现,如闪电一般明亮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