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望兰陵 > 第348章 宇文毓

第348章 宇文毓

作者:夏日丁香 返回目录

望兰陵正文卷第348章宇文毓但是,又一个从邺城来的消息,又让郑楚儿和高长恭,怀疑前世的悲剧,又要重新上演。


那个消息,外表看起来是好的。


那是少年皇帝,决心励精图治,改革内政。


前世,就是陛下任用杨愔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致使那些人,最终倒向了常山王和长广王。


孤立无缘的陛下,最终被罢黜,继而,被毒杀。


高长恭默默关注着少年皇帝改革的进程。


一道道改革的诏书发下,高长恭悬着的心,慢慢缓和下来。


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关心民生和政事得失的。


诏派人员下去,走入民间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关注民生,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考察民间风俗,尊重生活习惯,团结各民族的人。


对施政方针,提出有效意见的,给予奖励。


当初,高祖皇帝和先祖为政时,把俘虏来的女子,配以国内的男子。多年以后,这些人的后代,有的已成人。


皇帝非常关心这部分人的后代,因为他们的思想,可能会受到母亲一方的影响。


朝廷派人慰问这些家庭,给予他们关怀,使他们感觉到,他们也是大齐真正的子民。


少年皇帝带头勤俭节约,缩减他的一切费用。


自登基以来,多少朝臣提议,尽快进行封后大典。


封后大典,因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停止修建了皇后的寝宫,结果封后大典一拖拖延。


少年皇帝一面安慰自己的妻子,让他的母亲皇太后也亲自出面,劝导她的侄女李胜男,封后大典暂缓。


高殷把这些钱拿出来,首先改善百姓的生活。


对那些失去土地的老百姓,调查原因后,或补偿,或者令被霸占的人退还,并加以惩罚。


对其七十岁以上,已经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朝廷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偿。


对那些失去丈夫的女子,减免税收,并让官媒,把他们许配给军队上那些没有妻子的士兵。


少年皇帝,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命各地官员,在所属地设立乡学,让一般老百姓的子女,也有机会上学。


一系列的改革,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戴。


“四郎,陛下对民间疾苦,甚是关心。”


高长恭点点头,他担心的是接下来的改革进程,会涉及到哪些方面。


很快,关于军队上的改革,圣旨已发下来。


军事改革,除了加重奖励那些作战英勇的将士外,还规定武官年过60六十岁,可以不用在边疆服役,都发放一定的补偿,让他们回家。


还有那些病弱,和致残士兵,免除他们的兵役,放免还乡。


去弱留强,淘汰老弱病残,少年皇帝经过一系列的军事改革,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增。


大齐这边,少年皇帝进行一系列的军政改革,加强了军事力量,对民生的改革措施,加强了国力。


而黄河对岸的周国,年轻的皇帝,也在一步步的收回皇权。


大冢宰宇文护,因出兵晋汾不利,大败而回,威望急急直下。


战败回来后,为掩人耳目,向国人告罪,假意还政于皇帝,愿放手做个闲人。


宇文护的话,自然有他的心腹和佞臣,出面极力挽留。


最后,宇文护当然勉为其难的、仍然在朝中把持朝政。


但年轻的皇帝宇文毓,利用宇文护归还的这部分权利,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因宇文护掌握左右十二军多年,左右十二军的头领,均为宇文护的心腹。


但在宇文护放手一部分权利后,宇文毓把宇文护的那些心腹,以明升暗降,慢慢的调离左右。


宇文护一看,心里大惊,他一旦失去兵权,就无法再掌控宇文毓这个皇帝,就无法把持宇文泰留下来的江山。


特别是,宇文毓也和齐国的少年皇帝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特别对军队,提高了将士待遇,对作战勇猛的,给予重奖。


宇文毓因为是庶长子,多年来养成了内敛谦恭的为人处事。


称帝后,宇文宇文毓仍然一派贤王风范,远离奢侈**,清正廉明。


宇文毓的威望,一步步上升。


渐渐的,获得了一些军政要员的支持。


宇文护见被扶上帝位的年轻皇帝,已渐渐脱落他的控制,心里惶恐不安。


为了能继续掌控朝廷,实现他的野心,宇文护开始了除掉以宇文毓的行动。


宇文护命被他提拔为御膳总管的li李安,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毒。


宇文毓没有察觉,每日服下了下了毒的膳食。


宇文毓的身体,急剧下降。


但宇文毓仍带病坚持处理朝政,每日至深夜,仍然熬夜批复奏章。


慢性毒物,渐渐深入骨髓。


武成二年4月,宇文毓终于病倒。


临终前,宇文毓把文武重臣诏到病榻前,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当着众人的面,口授遗诏:


传帝位给他的四弟鲁国公宇文邕。


宇文毓病危之下,强撑着交代完后事,才闭上了眼睛,时年27岁。


一个励精图治,清政自律的年轻皇帝,就这样被权臣暗害。


暗害他的人,还是他的堂兄,他父亲宇文泰托孤的亲人。


宇文护见宇文毓当着朝廷重臣的面,传位给宇文邕,把他借机川弟称帝圈地的梦想粉碎,只好假意用力以维护而宇文邕继D位。


17岁的宇文邕,从此走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


宇文毓驾崩的消息传到齐国,朝廷上下,欢呼雀跃。


每一个国家帝王的驾崩,都会引发暗流涌动,发生政治危机。


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渔翁得利。


他们等着敌国17岁的少年皇帝,再次被心狠手辣的宇文护害死。


自宇文泰死时,托孤让他的侄子宇文护辅政后,从伪魏的元年三年开始,到武成二年,短短四年间,宇文护已经丧心病狂的杀死了三个皇帝。


高长恭知道是宇文邕继位后,并没有一丝高兴。


他知道,未来的皇帝,比周国以前任何一个皇帝,更加精明内敛。


以前车之鉴,有三个惨死皇帝的教训,这个年轻的皇帝,肯定恭顺宇文护,表面一团和气。


但宇文护真正的对手,才是这个宇文邕。


未来的战场上,他们两个,会面对面的交手。


郑楚儿知道宇文邕登基后,心情更是难以言喻。


前世的齐国,就是灭亡在这个宇文邕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