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消费系男神 > 第70章 意料之外的表白

第70章 意料之外的表白

作者:起酥面包 返回目录

什、什、什、什么意思?!


席鹿庭哆哆嗦嗦的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噢,原来你是想当牵绳的啊……


行吧,反正你是男主,我是女主,就当做是替我姐姐感受……嗯?!


等会儿!


我哪来的姐姐?!


那是故事,不是现实啊!


迷迷糊糊正要答应的席鹿庭,在想到姐姐的一瞬间,突然清醒过来,吓得浑身一激灵。


狗男人,你又忽悠我!


“啊呸!”


席鹿庭咬牙切齿横眉怒目猛瞪韩烈:“你做梦去吧!”


骂完人,她抄起桌子上的礼盒,转身就走。


“哎!”


韩烈刚出声,她就把那两条大长腿抡得跟风扇似的,嗖的一下就没影了。


看着像是气得不轻,但其实,她从耳根到脖子,全都红成了胭脂。


“……再商量商量嘛!”


虽然已经没人听得到了,烈哥依然把后半句顺了出来。


笑容浅淡,表情玩味。


花了好大力气,却没能成功忽悠住她,难受么?


其实并不。


如果那么容易成功,她就不是席鹿庭了。


有些女人是飞蛾,你发光,她们便会自动扑上来,宁肯燃烧殆尽也要舔你一口。


比如方菲菲和余韵。


有些女人是仙鹤,你种下满院芝草,她们有可能短暂驻脚,却不会任你予取予求。


比如席鹿庭和潘歌。


事实上,韩烈压根就没想过会如此简单的成功。


那奶糖乍一看很BUG,其实限制很严格。


突破人家底限的要求,基本不可能得到满足。


所以烈哥只是想在她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给未来留一分机会,仅此而已。


最后,能成固然好,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终究只是生活中的点缀,一个有趣的游戏,他的大部分精力,始终都放在自我提升上。


席鹿庭可爱么?


现在看是可爱的,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足够令人心动。


然而事实上,对于上辈子的韩烈而言,她甚至称得上可恶。


她用韩烈背了一次锅,心狠手辣。


又和韩烈吵过一次架,高高在上。


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因为她的可爱只向值得的人绽放。


或者讲得再功利一点——是因为现在的韩烈足够优秀、足够有价值、能够压得住她,她才柔软而又可爱。


屌丝不配拥有她的可爱。


所以你看,世界的真相始终如此冰冷残酷。


每一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不同价值的人。


我们把笑脸和崇拜给予精英、富豪、权贵、勇者、伟人,把鄙薄和厌弃给予屌丝、渣滓、恶臭和敌寇。


有错吗?


没有。


所以做人一定要清醒,要分清楚别人对你的态度因何而来。


只有父母会爱你的全部,恋人只会爱你的好。


当你不够好了,或者最初吸引TA的点不再能够压倒你的不好,结局必然是分手、离婚。


多么简单的道理?


每一个聪明而又清醒的人都明白——自我提升,方是永恒。


所以,韩烈从没有被余韵、方菲菲、席鹿庭等人的态度冲昏头脑。


当他变弱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若是他越来越强,受到的优待便会越来越多,甚至得到潘歌的青睐。


对于男人而言,变强的第一步,显然是钱。


得,赚钱去!


韩烈擦擦嘴角,转身走向寝室。


……


一上午,韩烈都没有离开过电脑前。


今天开盘,他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市场里的情绪分布和走向。


情绪,放在股市里,是一个很微妙的名词。


要理解它,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情绪到底有没有用?


显然有用。


后世那些最出名的游资基本都是情绪流高手。


论坛里有太多高手们贴出来的实盘交割单,以及各种实盘炒股大赛的全程分享。


胜率做不得假,事实证明一切。


……


第二,情绪是不是真理?


显然是的。


它根植于人性最基础、最底层的那部分。


人性不变,情绪不变。


所以它是市场中唯一的确定性。


……


第三,情绪到底是怎么在市场里发挥作用的?


羊群效应。


在心理学领域,它描述的是一种从众心理。


在勒庞所著的《乌合之众》中如是写道:“群体只会做两件事——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


而席勒教授所著的《非理性繁荣》则讲:“市场暴涨暴跌往往出于相同的原因——人性的本能缺陷。”


古往今来,太多例证。


踩踏、挤兑、炸营……一切恐慌都同根同源。


……


第四,情绪转化的具体流程?


市场上出现负面消息,导致悲观预期。


出于避险需求,有人开始卖出。


股价下跌,悲观情绪蔓延。


跟随者众,形成恐慌。


效应成型,非理性崩盘,恐慌发展到极致。


到达极点后,慢慢恢复冷静。


开始修复股价,等待下一次的利好或者利空。


……


第五,怎么利用情绪赚钱?


等一个确定性。


比如恐慌到极致,股价非理性崩盘深跌,接下来一定会走修复行情。


这是确定无疑的,没有人能够一直恐慌。


再比如出现行业整体利好,资金蜂拥而至,接下来就是板块普涨。


这同样是一个确定性。


提前预判,埋伏进去,就是“低吸战法”。


抓住龙头,顶板扫单,就是“龙头战法”。


龙头跟不上,去找同板块、同概念、或者对标股中没怎么涨的品种,就是“补涨战法”。


整个板块的行情走得差不多了,资金溢出,转向板块的上下游分支,跟风复制,就叫“跟风战法”。


简单吧?


对于会的人而言,真的很简单。


以韩烈那区区2级的炒股技能,做超跌反弹的胜率都能保持在90%左右,每次至少有5厘米的肉吃。


只可惜,他管不住手。


深度超跌的机会太少,他总爱掉头去做自己不擅长的,纪律执行得又不到位,有时候一次被套就能吃掉他一个月的利润。


高手和菜鸡的差距,其实是体现在防守能力上面的。


……


所以情绪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一种市场共识。


一个题材炒出来,有赚钱效应,整个市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


有些人稳重,只是看看。


有些人冲动,开始投机。


投机的人多了,形成共识,这就是情绪。


怎么样及时进场,让后面的投机客帮忙推高股价,这就是技术。


股票说白了就是一买一卖,大道至简,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只不过,到后来,分享技术的人越来越多,韭菜们学得越来越精,技术的升级迭代速度变得非常之快,才显得纷乱复杂。


2014年可能是最好的时代。


不提持续一年半的大牛市,单看现在的市场环境,就足以令韩烈心生狂喜。


真正理解情绪的高手并不多——包括机构和游资在内。


技术相对粗糙,专家们依然在讲技术指标,韭菜们依然热衷于学习技术指标,什么三阳开泰之类的“真理图形”依然盛行。


于是,主力们割韭菜的套路就显得相当老旧。


韩烈看了几天盘,最大的感想只有两个字——就这?!


但是他丝毫没有急躁,还是在按部就班的打磨着他的交易体系。


磨刀不误砍柴工,体系这个东西,谁有谁知道。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中午,丁丁和小东北推门进来,一看到韩烈,哥俩莫名的兴奋起来。


“大哥,粗大事了!”


“你听说没有?你们班的那个席鹿庭,是个拉拉!”


韩烈哑然失笑。


这谣言是怎么传的?


就离谱。


小东北眼看着大哥不相信,顿时急了。


“真的!就在课间的时候,她来我们班找到潘歌,向她表白了!”


⊙o⊙!


韩烈目瞪口呆,彻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