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消费系男神 > 第232章 惊天大计蛇吞象

第232章 惊天大计蛇吞象

作者:起酥面包 返回目录

刘铭灏特别开心。


赚钱嘛,不寒碜。


但他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这点钱而开心。


“知道么?你能狠下心来果断下手,我特别欣慰。”


刘大律感慨了一句,莫名的开始羡慕潘胜武。


什么狗命!


闺女上了那么垃圾的一所大学混日子,随随便便处个对象,居然挖出来这等宝藏,太踏马扯了……


莫非,养风水鱼真那么管用?


刘铭灏越是和韩烈打交道,心态越是失衡,现在终于开始往玄学方面猜了,可见挂B烈有多吓人。


提价,原本是刘铭灏给韩烈准备的建议。


最初他还生怕韩烈非要坚守什么原则、抹不开少年脸面、意识不到提价的必要性,或者下定不了决心。


可事实上……


所有的担心都是瞎操心,韩烈比他预想的更敏锐、更果决、更狠辣。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心狠手辣”从来不是贬义词。


“薄情寡恩”才是大问题。


经商、从政、混职场,本质上都是与人争锋,向上攀登。


机会和位置只有那么多,你心慈手软客气相让,工资不涨权势不彰,回头父母重病家无余财,会不会有人平白助你?


父母妻儿以伱为天,若是军人,自当以国为重,若只是一个百姓,是不是更应该照顾好小家?


所以到底什么是男人的责任感?


对外积极进取,善谋而敢争,对内孝顺父母,用心教育后代。


再延伸一点,什么样的男人才是一个好的领袖?


对外心狠手辣,对内仁慈公正。


你没有对外开拓掠夺的智慧、手腕、魄力,依附于你的团队看不到前途,怎么可能信任你?又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的为团队付出?


全世界所有院校的《管理学》都没有教过学生们真正的管理核心。


其实老祖宗的屠龙术早都讲清楚了,四个字而已——


外王内圣。


外王的本质很简单,对外开拓、进取、掠夺,用利益掩盖矛盾、保持阶级流动和团队活力。


内圣则是分配、福利、保障。


大秦帝国之所以二世而亡,正是因为秦法严苛,外王内峻。


高速发展时期,一切矛盾都可以暂时缓和,隐藏在水下。


可一旦对外征伐停止,发展速度放缓,分配不公、福利太偏颇、民生缺乏保障的矛盾立即全盘激化。


对照一下,后世某个时代的做法便好了太多。


打住打住。


那么,外王内圣的真意,化在现代社会里应该怎么应用?


很简单——


带着团队去做蛋糕,如果已经做大到极限了就去抢别人的,用前景引领大家,用规矩约束大家,用公平的分配制度保证大家的利益。


看,部门领导有什么难当的?


和财务不对付,找个机会怼财务;和后勤不对付,找个机会怼后勤;一线部门直接去搞同行。


树立一个外部敌人,形成内部凝聚力,不服管的分化孤立,服管的各司其职,多简单?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度”字。


不会?


没关系,只要有了正确的核心思路,具体的手段尽可以慢慢练。


管理大企业需要天赋、视野和精神内核,管理十几几十个人真心没多难。


但是如果你实在做不到,那么千万别在这条路上太过钻营。


结局不一定比躺平好。


……


对于刘铭灏而言,今天的最大收获,正是看到了韩烈“外王”的一面。


分配是不是够意思,大可以后面再看。


但是韩烈敢于对古勇下手,既有敏感度又有魄力,成熟勇毅,实在值得欣喜,当浮一大白。


千万别以为这很容易。


刘铭灏调查了古勇整整两天,再三斟酌、反复确认才做出了敲竹杠的决定。


可是韩烈总共才和刘铭灏聊了几句?


寥寥三五个问题,马上判断出古勇不得不忍受提价、有能力接受提价、然后果断决定提价,此等敏捷狠辣,哪里像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


刘铭灏自身的事业已经干到顶了。


接下来要么另开新赛道,要么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要么退下来享受生活——仅此三条路。


后面两条路,刘铭灏不愿选。


开新路,既没有精力又缺乏专业能力。


怎么办?!


只能转向于投人。


国内绝大部分的天使投资人,其实都是这么来的。


自身路已断,有钱有势有人脉,但是没有能力精力再开新路,于是到处找那些初创项目。


初生期的项目,什么想法、创意、技术、模式,统统都是狗屁,一文钱不值。


真正值钱的领导人和团队。


所以不管国际国内,只有B轮以后的融资才会考察项目本身的商业模式,天使轮和A轮基本上都是奔着人去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值得投资?


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学更难精。


在今天之前,刘铭灏也没有明确的概念。


但是,自今天起,标准答案便是两个字——韩烈。


老子以后就跟你绑死了!


要啥给啥,全力以赴!


刘铭灏如此想着,对韩烈愈发的亲近热情,掏心掏肺。


“18%刚刚好,卡得非常精妙。


再高容易把古勇逼急了,他要是豁出去找深市那边的团队,反倒徒生波折。


再低咱们赚得太少,等于是用自己的资源补贴他,太没意思。


古勇不是一个可交的人,咱们这次不要人情,只求财。


韩老师,前期你不要出面,最好也不要接古勇的电话,敲竹杠的恶事,我来做。


你抓紧时间找一下潘总和窦总,问问钱的成本。”


这不仅仅是马屁,更是主动替韩烈承担了最得罪人的工作。


25亿的3%,实在不是小数字。


等于一口气从古勇身上多咬下来7500万,搁谁都得心疼得直骂娘。


韩烈不怕,但没必要年纪轻轻的就这么得罪人,传出去多少会有点影响名声。


刘铭灏主动出面背锅,那可太省心了。


“好。”


韩烈感激点头,沉吟片刻,掏出手机。


“我先问问窦总吧,国企的钱更方便一些。”


电话接通,老窦简单问了问缘由,便迫不及待的要过来:“你们在学校等我,当面聊。”


老张在食堂三楼小餐厅安排好了一桌席面,老窦带着他那个大熊少妇办公室副主任匆匆杀到,简单吃完午餐,继续私聊。


下楼时,看到这一幕的周慈等人缩着脖子溜到了一边,生怕被烈哥注意到。


其余的学生更是议论纷纷,对于烈哥的牌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回到办公室,老窦直接问重点:“政策方面有问题吗?”


“没有。”


韩烈果断摇头,然后用老张的电脑和打印机,把现行所有文件都打了出来。


“现在银监不鼓励银行把信贷向房地产行业投放,这是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大规模断贷的根源。


但本质上,需要清理的是违规乱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对正常业务进行一刀切。


而我们做的是正规信托项目,有充足抵押,有合理的回款机制,有完善保障。


你们上汽可以把闲置资金投向信托吧?”


“可以,我们买了不少国债和三A级的地方企业债。”


老窦给出确切的答案后,复又皱眉。


“可是,我们现在恐怕掏不出25亿现金,账上的钱都在预算内,闲置资金没那么多。”


“简单啊!”


韩烈哑然失笑:“去找银行要嘛!”


“啊?”


老窦不管这方面的业务,一时间楞住了:“贷款干这事儿?”


“对!”


韩烈重重点头,笑容带着丝丝嘲意。


“银行所谓的收紧银根不是没钱,而是不肯贷给有风险的中小型企业。


可你们上汽不一样,银行是求着你们借钱。


我估计,你们贷个两年期,应该能拿到相当相当低的利率,3%差不多?


最多不会超过4%。


到时候无缝投进这个项目里,拿个6%到6.5%的回报,两年时间白捡1.5亿利息,对于整个上汽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分管投资的领导而言,应该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吧?”


老窦的精神顿时一振。


“那如果把原来的国债投资计划取消,捣腾出25亿来,能直接拿到6.5%的无风险全额收益?”


“当然可以。”


老窦的激动转瞬即逝,依然有些担忧:“那如果到时候建好的房子卖不出去呢?我们总不能收一堆房子过来吧?”


提到收房子,韩烈心里忽然一动,急忙转头看向刘铭灏。


“刘律,铭都项目具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预售?”


刘铭灏算了算时间,猜测道:“假设我们的钱明年3月份到位,那么最早年底古勇就可以开始预售,但新年前后是淡季,所以应该会在15年3月份之后再开盘,最好是拖到五一劳动节吧?”


15年开盘?!


韩烈的瞳孔猛然一缩,心脏砰砰砰的狂跳起来。


铭都项目,莫非是给老子准备的?!


韩烈的激动有着充足的理由。


13年14年楼市下行,是由政策和去库存压力导致的正常调整。


可是15年的1到8月份,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暗淡困顿则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因为全民炒股,很多人卖房进场,却极少有股民出场买房!


刚需当然不受影响,但是投资性质的购房却被压制住了,改善性质的购房也被拖到了后面。


所以,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复苏是从股市崩盘开始的,然后16年来到第一个高峰,略微整理消化之后,一路涨到18年。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巨大的机会——


铭都项目的开盘时间,正处于整个行业最艰难的节点,有极大概率遇冷,卖不出去多少套。


那么,到时候出资方就有权利按照合同约定,全盘接手铭都项目。


出资方是上汽,上汽不想要,韩烈想要!


合同是按照现在的房价进行评估的,总计15万平米的项目,均价3万左右,估值40亿出头,抵押获得25亿。


2015年8月份之前接手,捂到2016年下半年再开售,均价差不多能到6万,好家伙,总价90亿!


什么踏马的叫做踏马的一波肥?!


这就是!


60多亿的利润要是想靠技术在市场里赚,得先把本金干到60亿,然后再翻一番,属实是挺为难人的。


至于怎么把楼盘弄到自己手里……简单。


韩烈稳住情绪,转眼之间就给出一个双赢的解决办法。


“窦总,我在设计项目结构的时候可以另外加一层特殊保障。


简单跟您解释一下——到时候如果名古公司拿不出现金,那么就由中间机构接手铭都项目,然后立即把25亿本金和利息打到你们的账户上。


至于中间机构怎么卖房子,那是他们的事,这就可以绝对保证你们的资金安全。”


这不是忽悠,烈总说到做到。


“还可以这样?那可就太好了!”


窦明德大喜过望,对铭都项目的兴趣,终于浓厚到肉眼可见的程度。


“如果合同完全按照你说的签,那么我敢保证,我们上汽愿意出这笔钱,回报给到6.5%就可以。老邢一天天折折腾腾的,买多少国债才能干出这么高的收益啊?”


OK,资金成本确定了,最高6.5%。


银行的托管费1%。


券商的通道费要看怎么谈,0.5%应该差不多够用。


信托的管理费2%。


律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总共1.2%。


该花的地方花,该省的地方再省一省,整个项目可以轻松控制在12%以下,然后找古勇要到18%,韩烈能到手整整6%。


1.5亿!


好吧,别激动,小钱、小钱~~~


韩烈并不准备把所有中介利润全都搂在自己手里不放,他打算再分出5%给潘子。


为嘛?


叫潘子做那个兜底的保障机构。


然后暗中再签署一份协议,明确项目归属权,明确那25亿兜底资金的使用性质。


如果潘子愿意信他,那就合伙干大事儿,到时候把卖房子的收益平分。


如果潘子有顾虑,那就算是抵押借款,回头韩烈自己慢慢处理房子,另外再给老丈人15%的借款利息。


总之潘子肯定不会亏,而韩烈怎么都血赚。


便宜老丈人应该会同意吧?


不,不是应该,是肯定!


韩烈一定会忽悠瘸他!


倘若潘子真敢陪韩烈疯一把,最终爆赚30亿给潘歌当嫁妆,好家伙,社会我烈哥的家庭地位那得飚到多高啊?


两口子一吵架,小受潘气呼呼的回娘家了,结果爹妈一起骂。


“韩烈那么好的老公你都不知道珍惜,唉,我和你妈把你惯坏了啊……”


“小韩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打拼,犯了一点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算什么嘛!乖囡囡,这事儿是你不对。”


“别在我们家里赖着了,赶紧回你自己家,好好跟韩烈道个歉,记住啊,态度诚恳点!”


“生出孙子之前,我们家不是很欢迎你,下次别回来了。”


潘歌:(⊙⊙)!!!


你俩是我亲爹亲妈么?!


一想到潘歌濒临崩溃难以置信的那种懵哔小表情,韩烈差点没忍住笑。


这不是毫无逻辑的幻想,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只要这笔钱能够顺利到手,并且平分,什么岳父岳母潘叔叔赵阿姨,那是潘子和安妮!


夸张么?


一点不夸张。


这是一个由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构成的机会,千载难逢。


但凡时间再往后推半年,韩烈都不敢惦记这种美事。


半年之后韩烈肯定不缺钱了,自己就能兜住底,但是时间窗口不在,人家的项目根本不可能遇冷,反而会供不应求。


只能是现在,一切都刚刚好。


韩烈立即便下定了决心——对不住了,古总,我吃定你了!


至于古总背后的那两位股东……


没关系。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韩烈并没有在背后耍任何手段,一切都是根据合同来的,公平公开公正。


我欺骗谁了么?


没有。


你们有本事,就在市场降温期把房子销售一空,回笼足够的现金。


又或者在没有足够抵押物的前提下,临时去哪里借来29亿还本付息。


真要能做到,烈哥我认栽。


可若是做不到……


那是天时不在,市场大环境导致的崩盘,怪不得任何人。


天罚尔等,天予我!


上辈子的韩烈听说过这种事,但是没有真正看到过。


现在,他要亲手布下一场百亿杀局。


妈个吉尔的,太刺激了……


尽管心脏激动得砰砰狂跳,韩烈却一个字都没有和刘铭灏、窦明德提起,神态如常,语气如常,笑容如常。


在整件事尘埃落定之前,他只允许潘子一个人了解内情。


“刘律,记得顺手帮我申请一家基金公司。”


韩烈甚至还笑着提醒了刘铭灏一句,挥洒自如的扯起了不相干的事。


“搞定铭都项目之后,市场应该就会到底了。”


老窦很好奇:“那我们最近就什么都不做,彻底空仓?”


韩烈点头:“年底是各家公司的财务结算期,市场里的存量资金原本就少,很多还要回笼,这种鸡肋行情不做也罢。”


刘铭灏了然,催了韩烈一句:“那你也别闲着,刚好把项目计划书做好,元旦之后我就去找券商和信托聊。”


“好,祝我们一切顺利!”


韩烈伸出右手,摊开,放平。


刘铭灏和窦明德依次拍了上去,前者笑意轻松,后者斗志满满。


他们都相信,这个项目没有失败的理由。


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眼前的少年,心里到底在酝酿着怎样的风暴。


每一个时代都有传奇。


为何不能是我?


韩烈负手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嬉笑打闹的同龄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