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192章 征倭国?打南洋?朱棣人都傻了!

第192章 征倭国?打南洋?朱棣人都傻了!

作者:朕闻上古 返回目录

大同府,北伐大军,中军大帐!


这大同府,即是燕云十六州之一的云州,当年被儿皇帝石敬瑭割于契丹,自此陷落于异族铁蹄之下长达一百六十多年之久。


直至大明鼎立,兵马大元帅徐天德一举收服燕云十六州,朝廷改云州为大同府,下辖四个州,七个县,向南距离山西布政司驻地六百七十里。


大同地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被誉为北平的西北屏障。


放在以往,云州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杀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


毕竟对于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


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在国力衰弱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则能起到防御屏障的作用,而紧挨着长城南侧的燕云十六州,以其坚固的城池、巍峨险峻的山脉及横贯交错的大河构成了战略上又一道防线。


它是长城防线的有力依托,与长城构成唇亡齿寒、互相支持的关系。


曾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的少数民族,无一不是通过这地方杀入中原,而历代汉家王朝,也都把大同地区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战场,将大同作为巩固其北部边防的北边重镇!


到了大明朝,大同府防卫山西的北部,在地形上好似蒙古高原向南突出的部分,对于北平附近的华北平原,有居高临下之势,故而在战略上十分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大同府成了九边重镇的核心地带。


这里城堡建筑最多,长城是双重的,分外长城和内长城。


宣府和大同,是长城边防的要冲,而大同边镇又常被称为九塞之冠。


毕竟,这一大块地方,以前叫做燕云十六州!


自春节一过,朱棣当即下令,三军继续推进,向宣府大同一带集结。


永乐大帝本就不是一位耽于享乐的帝王,而是一位作风果决的铁血皇帝。


随着他一声令下,永乐朝第二次北伐,也就此正式开始!


大帐内,一众武将们吵得面红耳赤,朱棣悠哉悠哉地坐在龙椅上抿着茶水。


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型沙盘,柳升与吴高等靖难名将正围拢在沙盘之前,吵得不可开交,似乎在争论何人为先锋官一事。


毕竟现在大明周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也只剩下这漠北草原上的鞑靼瓦剌。


上次北伐,打趴了鞑靼,就只剩下了这次北伐的目标瓦剌。


如果再不争抢一下,那他们日后上哪儿捞军功去?


勋贵集团与文臣集团不一样,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但是武夫丘八呢?


只有军功!


军功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一切!


正当此时,大帐外突然进来一道人影,身着锦衣卫飞鱼服。


“报,应天府锦衣卫急报!”


朱棣眉头一皱,心中对纪纲略微有些不满。


急报急报,成天都是急报!


老子让你这条看门狗在应天看家,不是让你天天给老子发急报的!


应天有老二监国,有老大坐镇,还有杨士奇金忠等人辅佐,能出什么事情?


想着,朱棣有些无奈地接过奏报,翻开一看,眼睛却是瞬间瞪得滚圆。


这封急报,署名人不是纪纲,而是老二!


而信件里的内容,更是让永乐帝看得头皮发麻。


“这个混账东西,他到底想干嘛?”


众将闻言顿时安静了下来,气氛诡异至极。


不用怀疑,大家心里都明白,皇上口中的“混账东西”,指的是谁。


嗯,除了那位监国汉王爷,应该没有其他人了。


上回掏了皇上的小金库,导致皇上勃然大怒,差点取消北伐直接回去收拾他了。


这回,汉王爷又干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


赵王爷站在一旁,心中升起了无限怅然。


老二啊老二,你个王八犊子,你就不能安分一点?


他娘的让你监个国理个政,你老老实实地做就是了,成天闹什么幺蛾子啊!


朱瞻基也感到好笑,心中暗自为自家二叔默哀。


惹怒老头子一回,可能侥幸躲过,但是你老虎屁股摸上瘾了,这不是找死吗?


薛禄等一众大将此刻心中也很是无语,他们生怕皇上被气昏了头,脑袋一抽这仗不打了,回去揍汉王去了。


一段诡异的沉寂之后,朱棣突然开口道:“今儿先到这儿吧,赵王留下!”


听到这话,众将心中一凛,立马识趣地退走,留下赵王爷一人愣在原地。


朱瞻基想要留下,然而还未开口,便被朱棣瞪了出去,不敢吭声。


“老三呐,你收拾收拾回应天一趟!”


朱高燧:“???”


啥?


回应天?


这他娘的马上打仗了,让我回应天?


咋滴老二跟老大在应天把脑浆子打出来了啊?


“不是啊爹,这马上打仗了,儿子这一走,您的安危谁负责啊?”


说实话,朱高燧是真不想回去。


这他娘的老二跟老大在应天干仗呢,自己这个老三回去,不是送羊入虎口,主动卷入这些是非漩涡吗?


朱棣闻言心中一暖,没好气地笑骂道:“你爹我身旁跟着五十万大军,有个屁的危险!”


“倒是这个老二……唉,你自己看看吧!”


朱高燧接过密信一看,下一刻脱口而出怒骂道:“他娘的老二疯了吧?征倭国?打南洋?他怎么不打到帖木儿汗国去啊!”


麻了!


赵王爷麻了!


他还以为老二跟老大在应天干仗呢,结果却是老二想跟全世界干仗!


打倭国,打南洋……打你姥姥!


“爹,老二这是疯了啊!我早说过他上次受伤,脑子绝对出问题了,您还不相信……”


“闭嘴,朕看你脑子才有问题!”朱棣怒了,直接开喷。


赵王爷话还没讲完,突然被骂了一句,立马就老实了。


“老二不是在信中说得很清楚,倭国有一做超级大银矿,数万万两白银!南洋还有一年三熟的稻谷,只要打下来,我大明就多出了一个超级大粮仓!”


“打了倭国有银子,打了南洋有粮食,为什么不打?”


朱高燧:“!!!”


银子!


粮食!


嘶……大有可为啊!


“打是可以打,但是爹儿子担心那些朝臣不会同意……”


“放心吧,老二把杨士奇黄淮赶去了南洋,还会带走一大批朝臣,你忘了老二捣鼓的那劳什子新学?”


朱棣笑了,充满了欣慰。


老二这些手段,真是越来越像自己了啊!


或者说,这叫做帝王心术!


朱高燧蒙了,“爹,那您让我回去干嘛?老二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唔……这是老二的意思,他会重点关注倭国,南洋那边必须交给你负责,毕竟这是我老朱家的基业,交到自己人手里才放心!”


朱高燧:“???”


南洋?


交给我负责?


那老子以后岂不是南洋王?


一想到这儿,朱高燧立马来了精神。


“那爹咱可就这么说定了,儿子这就去收拾收拾回应天……”


话音未落,赵王爷陡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脚步一顿,脸色大变。


“等会儿,南洋?”


“南派三叔?”


“老二你大爷的!”


啪的一声脆响,朱棣抬手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


“混账东西,你骂谁呢?那也是你大爷!”


朱高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