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267章 汉王之命!朱棣心态崩了啊!

第267章 汉王之命!朱棣心态崩了啊!

作者:朕闻上古 返回目录

饮马河畔,中军大帐!


大帐内一片欢声笑语,陈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着自己的功绩。


就在不久前,他受命率为先锋大将,三千营铁骑不断推进。


在距离饮马河五十余里处,正巧撞上了前来搜寻大明斥候的一股瓦剌游骑。


虽然这游骑只是一个百户队,被三千营铁骑宰了个干干净净,但是架不住这是军功啊!


只是可惜,宰了这支百户游骑后,三千营便再也没有遇上其余瓦剌军,又不敢贸然度过饮马河,遂在南岸据守,等待皇帝陛下率主力大军亲至。


此次北伐大军,对外号称五十万,实际上的战兵数量不过十万,其余都是运输物资的辎重后勤兵种。


足足等了一个月之久,主力大军终于抵达饮马河畔。


陈大头也开始了日常炫耀,没事儿就拎着瓦剌百夫长的人头,在柳升、吴高等人面前晃悠,气得一众将佐咬牙切齿的。


就比如现在,陈大头又在不断吹嘘夸耀自己砍杀瓦剌蛮子时如何英勇,听得朱棣都有些烦了。


这尼玛的,带着一千铁骑,砍杀了一百个蛮子,你还能吹嘘一年不成?


“陈大头,给朕闭嘴,再吵吵抱着你的人头去外面跪着!”


皇帝陛下一声低喝,陈懋立马就老实了,讪笑着抱起瓦剌百夫长的狗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人群里。


嗯,这瓦剌狗头可是军功证明,不能随便丢了。


朱棣剐了他一眼,随即看向薛禄,沉声道:“瓦剌军情探查得如何?有消息吗?”


薛禄心头一震,清楚皇帝陛下问的不是瓦剌军情,而是那两个好圣孙的行踪。


朱瞻基与朱瞻壑这两个小王八蛋,跟较上劲儿了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去当斥候,唯恐被对方给比了下去。


薛禄这个三军总管堪称铁面无私,你要去那就去吧,大不了给你调配些经验老道的斥候配合保护。


于是乎皇帝陛下的两位好圣孙,就这么胆大包天地摸过了饮马河,捅瓦剌大军的老巢去了。


“皇上,斥候昨夜才出发,尚未消息传来。”


听到这话,朱棣一愣,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两个小兔崽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瞻壑也就罢了,锦衣卫的卫镇抚,职责在身,率锦衣卫斥候前去刺探军情,也是应做的事情。


但是瞻基这个小兔崽子,一门心思地想要表现自己,这就让朱棣有些不高兴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你是当朝太孙,你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折在了瓦剌人手中,那大明岂不是威严丧尽?


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至于老三家的……


“嗯?赵王世子呢?在做什么?”


“额……这个时间,按照幼军惯例,赵王世子估摸着应该在锻炼体能……”


“成日锻炼体能有什么用?没有作战经验,还不是无用?给他配备一支斥候小队,扔到对岸刺探敌情去!”


朱瞻塙:“???”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撒气……


恰在此时,大帐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喝声。


“报!应天府急报……”


来了!


又来了!


众人都麻了!


这尼玛的出来打个仗,十天就来一次急报!


咋滴汉王爷你一天天地闲出屁了啊,没事儿就给皇帝陛下发急报玩儿呗?


朱棣面容一僵,麻木地看着那锦衣卫冲进来跪倒在地,然后熟练地从他手中接过急报。


这急报一共有三封。


第一封。


“嗯?马琪被千刀万剐了?”


朱棣一愣,继续看了下去,下一刻气得脸都青了。


这个马琪,天杀的阉人,他怎么敢的,怎么敢的?


打着“采办”的名义搜刮交趾民脂民膏,凌辱交趾地方官员,鱼肉交趾地方百姓,恣意妄为,无恶不作,搅得交趾地区怨声载道,民愤四起!


如果不是黄福等人竭力广施仁政,只怕交趾地区已经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这个混账东西,活该他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转念想起他被自家老二给剐了,朱棣心中怒火瞬间消散,转而化作了舒爽。


如果不是老二及时揪出了这个害群之马,只怕交趾地区当真会出大问题!


老二这差事办得不错,当赏!


朱棣微微一笑,接着打开了第二封。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还未持续片刻,立马就变得僵硬了起来。


百官联名,借着马琪祸乱交趾一事,请求罢免各地镇守太监,署名人第一位,赫然就是兵部尚书金忠。


见到这一幕,朱棣又有些不爽了。


宦官虽然都是些阉人,上不了台面的残缺之人。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皇室更加忠心,比起这些个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不知好出凡几!


单论忠心而言,宦官阉人足以甩他们十几条街!


而且如郑和、王景、侯显、王狗儿等宦官,那都做出了显赫的功绩,比之满朝文武更加出彩耀眼。


因为一个马琪,就想罢免镇守太监,也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想着,朱棣冷哼了一声,直接在心中否决了百官的这个请求,将这第二封密信扔到了一边,不再理会。


打开第三封密信,朱棣顿时咧嘴一笑。


“爹啊,最近吃得可好?穿得可暖?儿子有一件事情,得跟您老人家提一下……”


看见这亲切的关心问候,永乐帝都忍不住心头一暖。


接下来密信的主要内容,则是汉王朱高煦关于岭北行省的长篇大论。


为了让永乐大帝清晰地感知到岭北行省的地缘价值,朱高煦引经据典,援引先例,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看得朱棣连连点头。


只是永乐帝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一直看到了结尾处,朱棣忍不住勃然大怒,气得拍案而起。


“爹啊,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反正你也开始北伐了,瓦剌那点小卡拉米,最多不过五万人,还不够您老人家宰的!”


“这出去一趟,行军都得五六个月,也怪不容易的,要不您老人家就能者多劳,顺手把岭北行省给打下来,也方便我大明接下来执行牧羊计划……”


“兵甲辎重、粮草物资这些您放心,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要是这都打不下岭北行省,您老人家恐怕也没好意思回京……”


怒了!


朱棣怒了!


难怪他总觉得怪怪的!


这尼玛的,老子这是被自己儿子给流放了?


老子是皇帝啊,不是将军啊,你特么的让老子去给你打岭北行省?


你个兔崽子,混账东西,你怎么敢的啊?!


朱棣勃然大怒,气得一脚踹翻了案桌,吓了众将一跳。


“逆子!这个逆子!”


“凤阳!必须发配凤阳!”


“这混账东西有逆骨,大逆不道,这兔崽子……”


众将:“???”


你娘咧!


这又是咋啦?


汉王爷把你坟给刨了?


一众大将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吭声。


朱棣暴怒之后,插着腰来回踱步良久,最后却是气急反笑。


“老二啊老二,你个混账东西,可是真行啊,敢拿捏你爹我了!”


长叹了口气,朱棣随即下令道:“传令三军,即刻渡河,用最快的速度打掉瓦剌!”


众将闻言一脸懵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皇上,这是……”


“瓦剌不重要,重要的是岭北,当年太祖高皇帝未毕的夙愿,将由朕亲自完成!”


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