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387章 优柔寡断!汉王动身回京!

第387章 优柔寡断!汉王动身回京!

作者:朕闻上古 返回目录

方宾被拖走了。


没有一人替他出言求情。


因为,没有求情的必要了。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方宾不但坑害了学部侍郎陈公甫,还有那三百四十二名落榜学子,更是丢尽了朝廷的颜面!


他不死,天理难容!


不少朝臣更是心悸于锦衣卫的侦查手段,心中生起一阵阵寒气。


不是往人家府邸安插眼线,就是威逼利诱人家府邸下人!


这锦衣卫还真是气焰嚣张啊,谁能保证自己府邸中没有锦衣卫的眼线?


一言一行都在锦衣卫的掌控之下,那未免也太过可怕了些。


一想到这儿,顿时就有人坐不住了。


大理寺卿汤宗突然出列,高声道:“太子殿下,陈公甫一案虽真凶已明,但案情还有很多疑点尚未查清,加之此次涉案学子多达三百四十二人,牵连甚重!”


“臣请将此案交由三法司联合会审,以此还冤屈者一个清白……”


“呵,可笑!”张軏冷笑了一声,讥讽道:“冤屈者?此案除了学部侍郎陈公甫外,还有什么冤屈者?”


“怎么,汤大人这是害怕我锦衣卫查出些什么吗?还是说汤大人也参与了其中?”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汤宗脸色微变,面对张軏的攻讦,只是淡淡回答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太子殿下,臣只是以为,那三百四十二名落榜学子何其无辜?除了真正行凶的周文方等十几人外,剩下的三百余人难道全都要本人枭首、家眷流放?”


说白了,汤宗是在为那些落榜学子鸣不平。


的确,他们将学部侍郎陈公甫当街殴打致死,这是该杀头抄家的死罪!


但是真正动手行凶之人,无非就是周文方等十余人,剩下的三百余人并未真的动手!


如果朝廷真将他们全部枭首流放,那只怕会海内冤之,朝廷威望大跌。


而且,汤宗更加害怕一点,这个锦衣卫首领,会借着方宾一案趁机发难,迫害曾经反对汉王新政的朝堂重臣。


毕竟张軏是铁杆汉王党,现在方宾又落到了他手中,只要他想做,直接逼迫方宾开口胡乱攀咬,那不是一咬一个准吗?


这满朝官员,最终还能剩下几人?


此事不是不可能,而很有可能正是张軏的目的!


所以,绝不能让方宾落到锦衣卫手中,即便要问斩,那也要交由三法司衙门!


汤宗一席话,再次引得群臣议论纷纷,开始交头接耳。


大胖胖听了,也很是犹豫。


这汤宗说的也没错,那没有动手的三百余名落榜学子,该如何处理是好?


如果真的将他们全部枭首流放,只怕会在天下引起轩然大波,更会损伤自己这个太子爷的贤名。


但是,不严惩他们,又不能维护朝廷威严!


张軏见状再次朗声道:“太子殿下,谁说那些落榜学子没有动手?”


“周文方等人动手殴打陈公甫前,曾有无数碎石砸向陈公甫,将他砸翻在地,身上留下了无数伤口!”


“胡局长,此事应该是您亲眼目睹的吧?”


听到这话,胡元澄豁然抬头,双眼密布血丝。


“太子殿下,的确如此,那些落榜学子先是砸了石块,然后才动手殴打!”


“可怜公甫兄本就人老体弱,哪里经受得住这一系列的折磨……”


话说到这儿,胡元澄又是黯然落泪。


那些落榜学子,一个个的都该杀!


太子爷见状脸色微变,一时间犹豫到了极点。


汤宗注意到了太子爷的脸色,再次进言道:“太子殿下,唯有将此案交由三四会审,查清一切疑点,才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刑部左侍郎金纯也走了出来,声援汤宗,支持三司会审。


“太子殿下,按大明定制,凡重大案件,应交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组成三法司联合会审;遇有特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


“此案涉及两位正三品的侍郎,三百四十二名落榜学子,自然是特大案件,臣请启动三法司圆审,辨明真相,惩恶扬善!”


相比于汤宗,金纯目的更加纯粹。


三法司与锦衣卫,原本就是极其敌视的关系。


锦衣卫本是天子亲卫,却掌握了巡查缉捕之特权,甚至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而这一切,都是当今天子即位称帝后,他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


皇帝陛下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都无权过问。


由于权力缺乏限制,锦衣卫上下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这无疑极大地损伤了大明司法的神圣与公正!


锦衣卫这种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的存在,简直就是对大明律令的侮辱!


金纯等一心为国的忠良之臣,本身又是三法司官员,那更是看锦衣卫不爽。


有了汤宗金纯打头阵,不少朝臣也当即会意,立马出列跟上,请求将此案交由三法司会审。


大胖胖见此情形,沉思良久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群臣所请。


“张軏,将一众案犯转移至刑部大狱,此案交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


听到太子爷这话,汤宗金纯大喜过望,神情颇为振奋。


张軏冷眼看着这一幕,非但没有动怒,反而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十分痛快地就答应了。


“臣张軏领命!”


太子爷啊太子爷,优柔寡断,过分仁慈,迟早会要了你的命!


岭北,和林。


一封急报上呈天听。


永乐帝看后脸色微变,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老大啊老大,老二路都给你铺好了,你都镇不住吗?


一旁汉王爷正翘着二郎腿,跟朱瞻基三个小崽子插科打诨。


瞧见朱棣那眉头紧锁的模样,顿时就乐了。


“哟,老头子,这是咋了?”


“难不成凤阳高墙倒了?要不要我回去修修?”


三个小崽子:“!!!”


我尼玛啊!


你可真是嚣张跋扈啊!


这整个天底下,只有你敢这么跟皇帝陛下说话了吧?


朱棣强忍着将这逆子吊起来打的冲动,直接将密报扔给了他。


“看看吧,不是凤阳高墙倒了,是你的新政倒了!”


此话一出,朱高煦变了脸色,接过密报一看,顿时一张脸阴沉了下来。


这密报里面的内容,正是他这个汉王暴薨的谣言在京师甚嚣尘上,程朱缙绅反对各项新政。


紧接着解缙突然被逐出解氏开除宗籍,国子监学子油性示威,怒骂解缙是逆种文人,他这个学部尚书也被太子爷罢官去职,打入诏狱!


呵,真是有意思啊!


朱高煦当即起身,直接向外走去。


“老二,你做什么?”


“回京,杀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