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公开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蓝星 > 第136章 十四岁读幼儿园的阿斗刘禅!

第136章 十四岁读幼儿园的阿斗刘禅!

作者:泥石像 返回目录

第136章十四岁读幼儿园的阿斗刘禅!


所有人都以为林轩要讲和《海的女儿》《木偶奇遇记》一样的童话故事了。


却在直播屏幕前,看到投票结束了。


蜀省蜀都射山高票当选。


白鹿书院和阜曲孔院几乎票数相当。


林轩都有些意外:“这……”


本来,三个地方,射山的故事虽然最具传奇性,但是在教育方面,是位次最低的一个。


没想到……


等一下!


林轩:“我是不是忘了给你们说,阜曲孔院和白鹿书院是什么了?”


【!!!】


【不是盲选吗?!】


林轩笑着:“错有错着,我以为导演组会把资料贴上去,导演组可能以为我也是想要盲选。”


“既然选中了射山,那我先给你们讲一下阜曲孔院和白鹿书院是什么。”


“地星龙国古代圣人,儒家创始人,大教育家孔子,创办地星历史上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叫做孔院。”


【!!!!!!!】


【我擦,所以如果选了孔院,就能见到地星龙国历史上的圣人了?】


【错亿错亿!!】


林轩接着:“白鹿书院是龙国历史上第一家国学书院,四大名书院之一。”


“射山代表的是石翁学室,是龙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学,第一所州学。”


台下的孩子们听了这么多第一,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呆呆的望着。


因为今天很多观众都是学龄前儿童,所以林轩尽量简单:


“公元前141年,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石室精舍,是历史上第一所官学。”


“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听闻石室精舍后,向全国推广,在全国各郡建立了众多郡学。”


“公元194年,在大汉王朝末年的风雨飘摇之中,早已被毁坏的石室学院得以重建,同年,发生“州夺郡学”事件,石室被辟为益州州学。”


“几年之后,刘备入主益州,并且称王,一位十四岁的大龄幼稚园学子从这一天起得以能够学习知识。”


“他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又名阿斗。”


讲到这里,网友可太熟悉了!


无数人看过《三国演义》。


【所以,今天的故事要从扶不起的阿斗开始讲起?】


【这……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这不学无术的东西,有什么好讲的!】


现场的孩子们听完,反而很有兴趣,疯狂举手。


林轩一个个的示意他们表达。


“十四岁还读幼儿园啊?”


“羞羞羞!”


“大林哥哥,这个刘禅十四岁了还不能上一年级吗?我才不到七岁,我妈妈说我要准备读一年级了呢!!!”


林轩微笑着:“他不读一年级,不是因为他不想读,而是因为他读不了。”


现场的黑板,变成了屏幕,上面正在播放着画面。


而直播中,林轩带着观众,前往了三国时期。


一场连天大战之中,一辆马车孤零零的待在燃烧着火焰的村口。


马车里坐着一位身穿朴素服装,却看得出来十分漂亮的妇人。


一个三四岁大小的孩子,抱着一卷竹简。


竹简上写着《论》。


“娘,这是什么呀?”小孩子指着书上的字。


妇人忧心忡忡,摆头:“娘不认识。”


“先生教了你什么呀?”


小孩子指着第一排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就是……就是……夫子说过,学习后要多复习,这样是很开心的事情。”


“第二排孩儿听先生念过,但是……不记得了。”


妇人搂住小孩子:“好,阿斗你就记住已经学过的这一句,学而时习之。”


画面一转,马车变了,车上的妇人穿上了绢衣,小孩子已经大了很多,此时五岁。


小孩子很清楚,身边没人识字,抱着那卷《论》继续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妇人询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小孩子开心的回答:“先生说,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难道不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吗?”


画面再次转变。


这一次的阿斗已经十二岁。


十二岁的阿斗穿着已经很成年化了,身穿锦绣。


妇人同样身穿锦绣。


阿斗手中的竹简的牛皮带已经被翻烂了。


阿斗终于读到了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阿斗知道母亲要问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提前解释:“就是说,别人不知道内情,我却不显得不开心,这不是很君子的行为吗?”


三句话,一本经典的前三句,跨度九年。


在现如今的教育环境下,十分钟,就应该学会了。


但是在一千八百年前,阿斗用了九年才学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像是讲给我听的,看完《三国》,每天不骂一遍阿斗心里不舒服,现在看到阿斗读书这一幕,我觉得他貌似不该被骂。】


【十二岁的曹丕已经是打过参军两年的老兵,已经是中郎将了,而阿斗还才学了三句话?】


画面定格,林轩走入画面中。


“自从刘禅出世之后,刘备一直在战败,然后逃亡,然后复起,然后战败。”


“每一次战胜,刘备安顿了军事,就寻回在战乱中遗失的刘禅。”


“然后给他安排老师教学。”


“每一次刚刚开学,刘备又战败了,又跑路了。”


“于是,阿斗的幼儿园小班,一留级就是九年。”


“准确的说是……十一年。”


画面中,刘备终于成功,拿下益州,自封为王。


画面一转,两年的经营,刘备称帝!!


刘备在这一天开心极了。


大宴宾客,大赏三军。


论功行赏,论劳犒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风度翩翩的诸葛亮起身:“陛下,太子……可曾安排?”


刘备在‘接着奏乐接着舞’中惊醒:“孔明,你是说,封太子之事?”


一员大将起身:“孔明糊涂啊,刘封乃是主公义子,这太子的位置,自然是刘禅的啊!”


诸葛孔明再拜:“陛下,不是太子之位选择谁,而是太子该读书了。”


刘备这才反应过来,放下酒杯:“禅儿从小受苦,也没读过一天正经书。”


“现在是时候读书认字学习骑射了。”


“孔明,你愿意为太子师?”


诸葛孔明苦笑:“陛下,孔明才多少年岁,哪有资格做老师?”


“可以让太子跟随孔明认字抄书,等陛下为太子择良师。”


刘备皱眉:“对对对。”


东汉末年,讲究学派传承,诸葛亮再聪明再厉害,也只是个年轻人,自己都才出师,怎么能当老师?


不过,打下蜀地,刘备对下面的事情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该选择谁做刘禅的老师。


诸葛孔明再拜:“先,景帝时期,蜀郡石翁建立第一所郡学,在战乱中毁坏。”


“十多年前,石室书院重建,成为了州学。”


刘备苦恼:“以太子的水准……入石室书院?”


诸葛孔明只能苦笑。


刘禅现在哪有资格进石室书院,这好歹是培养过司马相如这样大文学家的顶级书院啊。


“陛下,孔明的意思是从石室书院择选良师为太子讲文,并让左将军从事中郎伊籍教授世子骑射武略。”


“陛下,一定要请来他们啊!”


画面定格:“古代读书人讲究六艺。”


“诗书礼乐御射。”


“因为刘禅实在是过于特殊了,于是刘备封蜀都北十五里为射山,请名师上山,这里也就成为了历史上大龄幼儿园学子刘禅的幼儿园。”


“这个射山在后世又叫凤凰山。”


蜀都平原平坦,凤凰山并不高大。


可以说是就是个土丘。


画面里,已经十四五岁的刘禅,在这里摇头晃脑学而时习之。


在这里骑马,在这里射箭。


但是,每每学习,老师没有一个不摆头的。


【十四岁才开始学这些,太晚了。】


【也不算晚,如果他天赋过人,可能也能学得好,但是看来他不是那个万中无一的天才。】


林轩:“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那么残酷无情,让刘禅学个十年,未必赶不上曹操的儿子曹丕或者孙坚的儿子孙权。”


“但是历史就是残酷无情的。”


“刘禅无忧无虑的学习时光只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刘备战死,白帝城托孤之后,刘禅继位。”


光看《三国》是不会对三国这段历史有深刻的认知的。


现在,那些三国的蜀粉才搞清楚。


刘禅一辈子没读过书,刚刚上了两年幼儿园,成了皇帝!


林轩看着台下的孩子们:“这里的孩子都至少上了四年幼儿园,其中不乏聪慧聪明的,智商高于一百一以上的。”


“大家觉得,他们可以当皇帝吗?”


【……】


【开……玩……笑……】


【刘禅惨啊!】


看起来,刘禅是废物篮子,坐等先辈开疆扩土,然后自己接手,把江山玩儿丢了。


实际上恰恰相反。


号称是竹编手艺达人的刘备,实际上从小就开始饱读诗书,并且拜汉末经典成就最高的三人之一的卢植为师。


也从来没买过草鞋,而是以卖草鞋未名,在汉末边境州县从事贩马这个暴利行业。


名义上继承天下的刘禅,实际上就上过两年学。


学了两年的诗书,学了两年的骑射。


至于书法,画艺,那就谈都别谈了。


画面继续播放。


称帝后的刘禅,在学习之余,带着侍从和老师出宫巡游。


偶然间经过了丞相府。


刘禅看着络绎不绝的人进入丞相府,开口:“老师,相父如此劳累,朕可以带之?”


跟在刘禅身边的老师叹气。


刘禅转念一想明白了:“还是交由相父处理吧。”


画面外,林轩:“这是刘禅最后一次尝试真正的当皇帝。”


“他的天赋,他的学识,并不能支撑这一切。”


“诸葛亮死后,蜀汉每况日下。”


“姜维与魏国对峙,苦苦坚持。”


“多年后,蜀汉被攻破,刘禅被抓到了魏国。”


画面一转,一个看上去就很阴险的人坐在高堂之上,看着歌舞。


旁边的人,看到蜀地旧舞,声泪俱下。


台下的刘禅淡然的喝着酒。


高堂之上的人开口:“刘禅,这里生活还好吗?想蜀都了吗?”


刘禅一个激灵,却没有表现出来,长久的不问权势,让刘禅明白一个道理,以自己的能力,管得越宽,死得越快。


哈哈大笑:“此间乐,不思蜀。”


画面就此定格。


“乐不思蜀,这是刘禅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堂课。”


林轩看着台下,听得似懂非懂的小孩子们,又看着镜头:


“刘备,就好像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一样。”


“为了给后人提供更好的环境,每天都在奋斗,拼搏。”


“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的孩子也跟随着父母流浪,每隔一年半年,就要转校。”


“或者是留守在家乡,被没有读过书的爷爷奶奶带大。”


“这样真的能让后代拥有更好的生活吗?”


坐在家长座位上的王叒江本来想开口的。


他想说:只要钱多,读书只是次要的。


不过,他没开口。


刘备,皇帝,刘禅,皇帝。


和皇帝相比,自己这个首富之子算个屁。


搞不好明天首富崩盘变首负,自己的孩子呢?


搞了半天,林轩这一堂课不是教育小孩的,而是教育家长的!


台下的小孩儿别看只有六七岁。


但实际上思维比很多大人都敏捷。


在现代社会,他们太早的接触了太多的知识了,很多人都能搞得懂林轩讲的东西的表层意思。


“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


“古代人真惨,连皇帝都没办法读书,我们却可以上学。”


阿斗留在历史上的笑话太多了。


但其实,这不是笑话,而是一段历史的悲哀。


刘备的亲儿子,尚且没有资格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完成蒙学,没有办法学有所成。


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呢?


或许在封闭的环境里,那个时代有很多士族子弟依旧能完成学业。


但多少学派泯灭在了战乱之中?


台上的林轩看着台下的孩子们:“我不指望你们今天就明白这个道理。”


“我只希望以后,你们能读懂这个故事。”


“也希望家长们能读懂这个故事。”


或许刘备不得已而为之,不过着不是今天的重点。


林轩在台上写下了这么几句话。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是地星龙国的《三字经》中节选的一段。”


“生养子女却不教育,是父辈的过错。


教育不严格不用心,是老师的懒惰。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阿斗的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是三国蜀汉悲壮中尤其悲惨的一环。”


“很多人读三国的时候,更多是看到那些闪亮的人,那些如同巨星一样璀璨的名将,那些如同太阳一样光耀的智慧。”


“但是很难有人从历史中吸取到什么教训。”


“最近这些日子,随着《三国演义》在全国的暴火,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都只看了个乐呵,希望阿斗的故事,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林轩看着台下正在思考的那些家长,以及已经迷糊了的小孩子们,开口:“射山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许多年后,有人看到这里有一位仙人飞升。”


这一句话,顿时激起了现场所有人和所有网友的兴趣。


“当然了,和今天要讲的事儿没多大关系。”


“只是大概从这时候开始,射山改名为凤凰山。”


“山上建立起了道观,或许也有很多人在这里学道,我没有去考证。”


“时间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在这里,修建起了凤凰山机场。”


“在这座机场,教育的故事还在继续。”


林轩的背后,画面出现了。


“樱花国入侵龙国。”


“在沿海不断的向内陆推进。”


“龙国发挥强大的战略纵深,将大量的学校移到了西南腹地。”


“其中就包括,龙国空军中央航校。”


凤凰山脚下的洼地,建立起了一个机场,叫做凤凰山机场,也叫蜀都机场。


这里有一个临时航校。


航校目前只有几个班了。


班级教室非常破落。


但有一块擦得锃亮的黑板。


黑板上写着一个数字。


“1691。”


此时,一个青年上台,擦掉了1691,擦得仔仔细细,然后修改为“1723”。


“同学们!”


“樱花国敌寇入侵我龙国!”


“学长们殊死抵抗!”


“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23!”


“我听说樱花国贼寇即将轰炸蜀都!”


“是时候让我们飞上蓝天,去保护生我养我的祖国了!!!”


这个青年学生梳着光亮的头发,发胶至少打了半瓶。


神剧里面的各位军事长官的确不应该是这个造型,但他的确是。


这个年代,能到航校学习,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带资进组。


带资进组,然后飞上天送命。


这些人,就是1939年这个时代,那些明明可以躲在家里的富二代。


当这个年代,代表着腐朽的地主老财,都把家里的儿子放出来的时候。


龙国情况已经危及到了极限。


台下,一个学生同样梳着油头,穿着整齐的西装,手里拿着飞行员夹克,激昂:“马德,终于轮到我了!”


“我爸给我寄来信,说家里几个帮工的儿子都上战场了,已经牺牲了六个了。”


“我爸还问我学了这么久,什么时候去打小鬼砸!”


“我们家不战死一个,特么的都不好在老家混了!”


“终于轮到我了。”


此时,一个严肃的面孔出现在教室门口:“郑少愚!你站在课桌上干什么?”


“你爹给你取名少愚,是知道你真笨啊!”


“你才学了点什么,你怎么上天和敌人打?”


“你求死是你的事,别浪费我空军得来不易的飞机好么?”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你那发胶都过期了,你当我看不出来?”


“哈哈哈哈哈!”教室里一片欢腾。


正在激昂宣战的郑少愚看到老师李向阳,顿时萎了:“老师……”


此时,外面一个青年兴奋的跑了过来:“郑少愚、林恒、周志开、你们被征召了!!!”


这个青年一头撞在了老师李向阳的身上。


李向阳夺过调令,皱起眉头。


“敌军近来屡次空袭庆重市,我空军……”说着李向阳没了声音,沉默了好久,然后转头上台,擦拭掉了‘1723’修改为‘1741’。


郑少愚从桌子上下来,坐下,气愤的敲打桌面:“这一批学长……一个都没活下来?”


这些画面播放的时候,林轩一言不发。


弹幕也少得可怜。


现在,大家清楚了,‘1741’的意思是,一千七百四十一位牺牲在战场的空军飞行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