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考进北电后,我成了世一导 > 第九章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第九章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作者:凯撒十七 返回目录

搞定女主角后,林一诚心里放下了块石头。


第二天,见了东叔,两人就教导主任这个角色作了沟通。


之后,东叔也签下了合同。


6万片酬。


虽然心里替东叔有点不值,但林一诚不是烂好人,都是市场价。


只有黄学姐的片酬还是让林一诚有点小心痛的。


要知道今年拍摄,明年播出的《亮剑》,30集,李云龙才不过拿了一百万。这可是国内数得着的艺人大腕了。


希望黄学姐不让她失望,还会如上辈子那样一举成名天下知。


让自己的这50万物有所值。


林一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姚迪学姐是吗?我是林一诚。”


“女主角定了,是黄圣怡学姐……现在女二米乔这个角色你有兴趣吗?……好,那下午你过来签一下合同……不用客气。”


放下手机,拿起笔,林一诚快速梳理了一遍演员名单。


男主角,林杨。林一诚,片酬0。


女主角,余周周。黄圣怡,片酬50万。


女二,米乔。姚迪,片酬1.5万。


男二,奔奔。朱亚闻,片酬2万。


女三,辛锐。刘竟,片酬1.2万。


男三,陈桉。罗晋,片酬1.2万。


男四,教导主任。东叔,片酬6万。


基本都是北电出身。


排除黄学姐的50万,其他人都是市场价,开机前后再找几个配角,大特,加上群演,加起来一共20万足够。


之后,林一诚又见了下王力明拉过来的七个人。


其中四个幕后,三个出演配角,没什么大问题,林一诚也跟他们签下了合同。


尽管每个人钱都很少,林一诚还是照章办事,杜绝后面出现任何扯皮的情况。


之后几天,林一诚忙的连轴转。


采购租赁器材设备,联系服装师提出自己对服装的要求,并联系校服厂家,单独做一批校服出来。


校园剧少不了校服,但这年头国内校服的外观一言难尽,又肥又丑。


林一诚让厂家尽量做的修身合体,能提现出青春的美感。


不然白瞎了剧组这一堆俊男靓女。


又过了几天,宗帅和周成功二人也传来好消息。


有林一诚这个畅销小说作家的名头,再加上新任“星女郎”黄圣怡。


周成功联系了诺基亚,对方出20万赞助,主推诺基亚2650和6630这两个今年新上市的型号。


并且送来了20部手机用于拍摄,只不过拍摄后需要归还。


抠抠搜搜,有点不够大气。


宗帅联系了台省自行车厂家捷安特,对方正好希望开拓内地市场,出价15万赞助。


另外还有娃哈哈,18万赞助,主打矿泉水,AD钙奶,非常可乐还有八宝粥。


并且会免费提供剧组一些饮品。


再就是书包文具盒之类,多少不等,加起来也有12万。


这么一算,刚好65万,请个黄学姐还有富裕。


跟这些厂家商讨规定了所需出现的镜头次数和时长后,都顺利签署了合同。


林一诚也说到做到,拿出6.5万分给了宗帅和周成功两人。


人无信不立。


……


很快,时间来到了7月份。


HD区一家酒店宾馆,剧组主创全员到齐。


会议室里,林一诚当仁不让坐在主座。


左手边是制片人周成功打头,往下是摄影王力明和其他主要幕后演员。


右手边是黄圣怡打头,往下是东叔、姚迪等主要演员。


宗帅有自己的事,不会再跟进剧组。费姓女经纪人给黄圣怡安排了一个生活助理后,也返回了港岛。


其实碰头会议也缺乏可陈,无非是大家先认识熟悉一下,方便后续拍摄。


各位主演根据剧本,谈一下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感悟,然后林一诚这位导演+编剧做出一定的调整修改。


林一诚又对幕后职员的分工再一次做出了明确的安排,务必做到人盯事,事找人,别开拍后出现不知找谁、不知谁负责的情况。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还算圆满。


散会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剧组包下了宾馆一层房间,主要提供给今天与会的人员,等着开机后入住。


虽然这儿离学校不远,完全可以让几个学生回学校住宿。


但考虑之后,林一诚还是决定以后大家都住这里。


他可不想演员们因为来回奔波可能产生堵车之类的耽误,更甚至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剧组不能正常拍摄浪费时间和金钱。


花这点住宿费还是值得的。


唯独黄学姐从今天开始,就住在这里。


谁让人家是剧组的腕儿呢?总要从一些地方体现出来。


……


2004年7月11日,农历五月廿四,辛卯日。


今天是个好日子,宜出行,搬家,开业,动土,祈福。


HD区某高中内。


林一诚领着一干主创,按流程开机拜神。


穿越重生都发生了,林一诚对某些事情明显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该拜就要拜,讨个彩头。


放完鞭炮,举行了一个小型开机发布会。


林一诚数了一下到场的大大小小媒体,纸媒,网媒一共来了十几家,其中还有一家电视台,话筒上的牌子是陕省影视频道。不用想,这是老林同志的安排。


现场主持人是周成功找的一位司仪,虽然明显对于影视剧发布会不太熟练,但也没出差错。


最起码,几位演员的名字都叫对了,不用说骚~瑞~


之后,来到了记者提问时间。


林一诚先点了《京城青年报》,毕竟是本地媒体,更是老姑的单位。


“林一诚你好,我是《京城青年报》的记者,想问下你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拍摄《你好,旧时光》?”


嗯,自己人,常规问答。


“在我之前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余周周、林杨、米乔、奔奔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脑海。后来我进修了导演专业,就想着是不是有机会把这些人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所以,在经过学习和准备之后,我选择拍摄《你好,旧时光》,就是希望更多的书迷和观众能看到活生生的他们,并喜欢上他们。”


“林一诚你好,我是网易新闻的记者。据我所知你目前还是北电导演系在校生,想问一下你有信心拍好这部作品,不让那些书迷失望吗?这其中你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和压力?”


“信心还是有的,源于我自己,也源于北电导师的教导。因为这是我自己写的作品,我又同时担任导演、编剧、主角,对于这部剧的把握还是比较足的。”


“至于困难和压力,做什么事没有呢?无非是抱着坚定的目标,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去解决,进而提高丰富自己,来呈现出相对完美的结果。”


……


不论什么问题,林一诚都侃侃而谈,游刃有余。


当然,记者也主要提问林一诚和黄圣怡。至于其他人,不配拥有姓名的小卡拉米罢了!